成長期間在屏東長大,小時候中山公園和廣東路上,初一到初五都有喧鬧不已的夜間市集,那是小時候最開心時候。高中來到高雄,同學會帶我到鹽埕的市集玩,雖
然隨著捷運興建、商圈改造,鹽埕春節的市集似乎沒那麼熱鬧,但每次過年,還是會特地走一趟鹽埕,從大勇路到國際商場,然後還有舊崛江,而現在,鹽埕又多了
駁二、遠一點還可以走到哈瑪星老街屋群,鐵道公園有很多風箏,依舊是走春踏青的好地點。
目前正在書店地下室展覽「後生物學實驗室」的阿木司,他們的工作室也座落在舊崛江旁的必忠街229號,這是幾個年輕人創辦的藝術工作室與展覽空間,這邊擁有很多家具,他們用創意改造舊器物,讓這些老家具重新回到生活的現場,帶著它們原有的紋理與質感,帶著新的樣貌,開始一段新的故事。
阿木司說,他們蒐集大量的日治時期到六零年代家具,因為那個年代還不是用現代的量產工業化模式,是台灣最後一批帶有傳統家具血緣的年代,於是,阿木司蒐集也保留,然後重新手工成現代生活能使用的新家具,讓傳統的血緣繼續流動。
家中如果需要家具的朋友,不妨把阿木司放入名單之中,有空造訪,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。
走春,還會帶有多少傳統意義?我儘量以現代的生活腳步,走進鹽埕,這個高雄最早文明與商業化的街區,捕捉走春中最迷人的人情。
這或許也是這次地震後,心情一直沉重的原因,因為台南負載了台灣傳統的象徵,當台南傷心,我們也難過。
走完了春,春天也到了,土地上會繼續長出新生的力量,台灣有台南,而高雄有鹽埕,從大勇路的市集,到海邊的舊倉庫,路過崛江商場,拜訪一下阿木司,然後哈瑪星那頭,還有一二三亭,有空有閒,附近還有新濱、院子劇場、克朗德、241、火腿等空間,適合行走拜訪春天的速度。
圖片引自阿木司臉書。
2016年2月8日 星期一
【高雄走路】舊崛江的阿木司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