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身為職業小說家》,村上春樹,2016
在我那個年代,上了大學讀村上春樹,是一種身分認同的象徵,從《遇見100%女孩》開始,然後《國境之南,太陽之西》、《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》,而且一定要有《挪威的森林》,然後會回讀《聽風的歌》和《1973年的彈珠玩具》,看小說家的早期作品,那時候覺得《發條鳥》有好多集,就沒那麼快想讀,周遭朋友的寫作風格,也或多或少受村上的影響。
那是一個村上的文學年代,一種有著藍色濾光鏡的年代。
但也不知道為什麼,大學畢業之後,村上的作品就少讀了,或許因為1998年之後,他的作品以短篇和散文為主,即使有了《海邊的卡夫卡》、《1Q84》,但卻沒有像大學時代般風靡。最近和學生討論他們的畢業製作,他寫小說,竟在初稿裡看見村上的某些風格,年輕的學生告訴我,他最近迷上村上春樹。
那天晚上,把書櫃上的《聽風的歌》拿出重讀,女孩與夏天的風,他們的孤獨與安靜,他們有容易敏感的情愫,邊看書邊放著《那年夏天寧靜的海》,那是屬於八零年代的靜默。
村上最新的作品是《身為職業小說家》,不是小說,而是他的生活自述。他以12個章節描述寫作生涯,以及小說創作的細節,什麼是「原創性」?又要怎麼創造主題?是村上的生命史,也是他對於年輕創作者的提問。
村上說:「寫小說時最重要的寶藏,就是具體細節的豐富收藏」,這是一本職業小說家的深刻告白,是許多世代青年的文學啟蒙。
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
【三餘選書】《身為職業小說家》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