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樹的辦桌》,梁明輝,2016
「故鄉,是一條情歌,從古以來像母親、像愛人仔按咧,予人開喙開唱,牽出心聲。」
繼《打狗社最後的身影》,以平埔族的遷徙,描寫高雄、大樹到屏東的一路故事,梁明輝老師的新書《大樹的辦桌》,則以他的家鄉大樹為主要場景,以台語詩為題裁,描寫大樹的山川土地味,還有大樹的在地煮食。
「借著傳說排列,坐著神話飛行,佇廟埕、佇樹跤,一攤一攤集做市仔,熗出故鄉的滋味,親像風送著一群白鴒鷥仝款,放予故鄉的篇章佮雲做伙飛。 」
風土人情的文化味,再從大樹天然農產的原汁原味書寫到食品加工以及煮食的在地調味。用食物結合歷史與地理,為家鄉的味道編碼,以一種貫通本詩集的意旨:打狗社阿猴林所在的大樹區,大大小小的廟宇與窯體,文化渲染的氣味沖天,正燒煮出一桌又一桌頗具地方特色的菜餚。
梁明輝老師以大樹的詩歌、神話與食物為主題,以文學導覽大樹的風景,如果有空,歡迎前來,大樹有許多迷人故事,某假日來去走踏。
「故鄉,是一條情歌,從古以來像母親、像愛人仔按咧,予人開喙開唱,牽出心聲。」
繼《打狗社最後的身影》,以平埔族的遷徙,描寫高雄、大樹到屏東的一路故事,梁明輝老師的新書《大樹的辦桌》,則以他的家鄉大樹為主要場景,以台語詩為題裁,描寫大樹的山川土地味,還有大樹的在地煮食。
「借著傳說排列,坐著神話飛行,佇廟埕、佇樹跤,一攤一攤集做市仔,熗出故鄉的滋味,親像風送著一群白鴒鷥仝款,放予故鄉的篇章佮雲做伙飛。 」
風土人情的文化味,再從大樹天然農產的原汁原味書寫到食品加工以及煮食的在地調味。用食物結合歷史與地理,為家鄉的味道編碼,以一種貫通本詩集的意旨:打狗社阿猴林所在的大樹區,大大小小的廟宇與窯體,文化渲染的氣味沖天,正燒煮出一桌又一桌頗具地方特色的菜餚。
梁明輝老師以大樹的詩歌、神話與食物為主題,以文學導覽大樹的風景,如果有空,歡迎前來,大樹有許多迷人故事,某假日來去走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