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風格練習》, 雷蒙.格諾,2016
《風格練習》是一本很有趣的法國經典。用九十九種文字風格,改寫一個沒有情節的故事。原始的故事是這樣的:
「一位長脖子男子在公車上因為被推擠發火,但又為了搶位子分心;之後他出現在另一廣場,有個同伴跟他說風衣領口該加顆扣子。」
然後雷蒙.格諾用不同方式講了九十九次,從詩歌古文的形式,到鄉野的俚語渾話,將文學千變萬化的風貌展露無遺,既幽默又荒謬。如果這個故事以「否定性」為名,它會變成:
【18 否定性Négativités】
事件不在船上,也不在飛機上發生,而是在一種陸上的交通工具上。發生的時間不在早上,也不在晚上,而是在中午。主角不是個嬰兒,也不是名老人,而是個年輕
人。與絲帶無關,也與細繩無關,而是與編織的飾帶有關。事件不是神明出巡,也不是有人打架,而是一場推擠。那不是個和善的人,也非凶神惡煞,而是個火大發
飆的人。無關乎事實或謊言,而是個藉口。不是個站著的人,也不是倒地的人,而是個想坐下的人。
不在前一天,也不在隔天,而是當天稍晚之時。不在巴黎北站,也不在巴黎里昂車站,而在聖拉札車站。不是親戚,也不是陌生人,而是一個朋友。不是辱罵,也不是嘲笑,而是一個關於服裝的建議。
如果以「隱喻」為名:
【4. 隱喻Métaphoriquement】
日中,一隻拔了毛的長頸雞,被扔進白腹甲蟲裡一堆旅遊中的沙丁魚間,忽然訓斥了其中安靜的一尾。牠的言語漫布空氣中,浸潤了一抹抗議的氣息。接著,這雛鳥般的雞,為一種空無所引誘,撲上前去。
當天,在一方陰鬱的城市荒漠裡,我又再次看見了牠,正因為某顆無關緊要的扣子,被挫了銳氣。
然後他是這樣寫「嗅覺」。
【54 嗅覺Olfactif】
在這輛正午的S線公車上,除了平常就有的氣味:波波、墨佛、德國特呢和可樂、鴿子、蚵仔、盒子、雞精、漆器、西瓜、蜘蛛、癡人、蝨子、日式美乃滋、瓷器、
絲衣、烏魚子的氣味以外,還有某種長脖子的青春氣味,某種編繩的汗味,某種憤怒的嗆人辛辣,某種懦弱和便祕的臭味,臭得讓我兩小時後經過聖拉札車
站前,還能從一顆位子不對的釦子中散發出來的時髦的、富裁縫師式的化妝品香氣中,辨認出它們來。
很有趣吧!來看《風格練習》,也可以和好朋友們一起寫「風格練習」。
2016年1月29日 星期五
【三餘選書】《風格練習》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